恒溫恒濕試驗箱作為精密環境模擬設備,其穩定運行依賴定期保養。合理保養不僅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(通常可延長 3-5 年),更能避免因部件損耗導致的溫濕度控制偏差,確保測試數據準確。以下從 “日常維護、定期檢修、特殊場景防護" 三大維度,整理核心保養要點:
一、日常使用維護:每次測試前后必做
1. 腔體清潔:避免雜質影響控溫 / 控濕
測試前:用干燥無塵布擦拭腔體內部(含擱板、內壁),清除殘留樣品碎屑、粉塵或液體痕跡(如樣品滲出的油污、水漬),防止雜質附著在傳感器表面,導致溫濕度檢測誤差。
測試后:若測試涉及腐蝕性樣品(如化工試劑、含鹽霧樣品),需用中性清潔劑(如稀釋的洗潔精)擦拭腔體,再用清水擦凈并通風晾干,避免腔體材質(不銹鋼)被腐蝕生銹。
禁忌:禁止用尖銳工具(如鋼絲球)刮擦腔體,以免破壞內壁涂層,影響保溫效果。
2. 水路系統:保障加濕功能穩定
水箱清潔:每周檢查并清洗加濕水箱,倒掉殘留水分,清除水箱底部的水垢(可用檸檬酸溶液浸泡 30 分鐘后沖洗),避免水垢堵塞加濕管,導致加濕量不足或加濕不均勻。
水位檢查:每次開機前確認水箱水位在 “ 最高" 刻度之間,避免缺水導致加濕泵空轉損壞,或水位過高溢出污染腔體。
排水疏通:每月檢查排水管道(含冷凝水排水管、腔體排水管),用清水沖洗管道,確保無堵塞(若堵塞可借助軟毛刷疏通),防止冷凝水積壓影響控濕精度。
3. 外觀與操作區維護
表面清潔:每日用濕布擦拭設備外殼,清除灰塵,尤其注意操作面板(如觸摸屏、按鍵)的清潔,避免灰塵進入按鍵縫隙導致操作失靈。
門封檢查:每次關門后確認門封條(硅膠材質)與腔體貼合緊密,無變形、破損或異物卡入,若門封條老化(如出現裂紋、彈性下降),需及時更換,防止外界空氣滲入影響溫濕度穩定性。
二、定期深度檢修:每月 / 每季度 / 每年必做
1. 每月:核心部件功能檢查
溫濕度傳感器校準:用標準溫濕度計(精度 ±0.1℃/±1% RH)放入腔體中心,設定常用測試工況(如 25℃/50% RH),運行 30 分鐘后對比數據,若偏差超過 ±0.5℃/±2% RH,需聯系專業人員校準傳感器。
風機與風道檢查:打開設備側蓋,檢查循環風機葉片是否有灰塵堆積,用壓縮空氣(低壓)吹凈葉片及風道內的粉塵,避免風機負載過大導致風速下降,影響腔體溫濕度均勻性。
2. 每季度:機械與電氣系統維護
壓縮機保養:確認壓縮機運行時無異常噪音(如異響、震動過大),檢查壓縮機散熱網(外機)是否積塵,用高壓水槍(遠距離)沖洗散熱網,保證散熱效果,避免壓縮機因過熱保護停機。
電氣柜檢查:斷電后打開電氣柜,用干燥毛刷清除柜內灰塵(尤其接觸器、線路板),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,若發現電線老化(如絕緣層開裂),需及時更換,防止短路故障。
3. 每年:全面性能評估與部件更換
保溫層檢查:檢查腔體保溫層(通常為聚氨酯發泡)是否有破損、鼓包,若保溫層損壞,需聯系廠家修復,避免熱量 / 濕度流失導致能耗增加、控溫精度下降。
易損件更換:根據設備使用頻率,更換老化的易損件,如:加濕泵濾網、空氣過濾器(若設備帶空氣凈化功能)、門封條(若出現老化),確保設備長期處于最佳運行狀態。
三、特殊場景防護:避免設備損壞
1. 環境適配:控制設備使用環境
設備需放置在溫度 10-30℃、相對濕度≤85% RH 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、靠近熱源(如暖氣、其他加熱設備)或潮濕區域(如水池旁),防止設備外殼老化、電氣部件受潮短路。
設備周圍預留≥50cm 的散熱空間,尤其壓縮機側需無遮擋,保證散熱良好。
2. 異常情況處理
若設備運行中出現報錯(如 “溫濕度超限"“加濕故障"),需先停機檢查對應部件(如水箱水位、傳感器),不可強行開機,若無法排查故障,需聯系廠家售后,避免故障擴大。
長期不用(超過 1 個月)時,需排空水箱水分,清潔腔體后斷電,并用防塵罩覆蓋設備,定期(每 2 周)開機運行 30 分鐘,防止部件(如壓縮機、電機)長期閑置老化。
通過落實以上保養要點,可有效減少恒溫恒濕試驗箱的故障發生率(降低 60% 以上),確保設備持續穩定地為電子、鋰電、醫療、食品等行業的溫濕度測試提供可靠支持,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測試中斷或數據失真。